前言:这个系列(以及我的博客)好久不更新了,原因有两个,一个是我在学习用双拼打字,手跟不上脑子,写的东西读起来不顺畅,不过现在已经复健了。双拼确实能极大地减少按键次数,在 AI 的时代,每个人需要和 AI 对话,那么怎么赶上时代的潮流,从芸芸众人脱颖而出呢?我的建议是:练习打字,打字打得快,和 AI 沟通效率高,做 AI 时代的佼佼者;第二个原因是我最近在思考人生的意义。上次录制博客 laike9m 提到了存在主义危机,第一次知道这个词,我觉得我就是陷入了存在主义危机。苦苦思索人生的意义,没有思考出什么结果。看了一些书,看的是莫言,刘震云,看了一本漫画,《我以为这辈子完蛋了- [美]艾莉·布罗什》,让我思考了很多。但是依然没有结论。人生没有思考明白,问题先来了。
有一天,我们在上线新的设备,上线之后,用户反馈他们的服务出现了网络超时的错误。超时的概率大概在 0.01%,并且出现的时间和我们上线新的设备的时间完全一致。我们把新上线的设备隔离(不再处理线上流量)用户的服务没有再出现错误了。
我们对新设备的性能非常有信心,不应该比原来的设备转发速度还低。这中间一定是有什么问题。
拓扑图简化如下:

其中,用户的 Client 和 Server 侧之间的网络是无法连通的,我们的网络设备会把用户的 Ethernet 包封装到 UDP 里面发送(overlay,原理就和 VPN 一样),这个设备提供了封装,转发的服务。但是用户的 Client 和 Server 感受不到中间这个 tunnel 的存在,Client 和 Server 之间的 IP 地址是可以直接 ping 通的,TCP 也是可以连通的,全靠我们的设备在中间做了转发。
我们做了一些常规检查没有发现问题,然后重新上线新的设备,要求用户在 Server 端进行抓包。得到文件如下。在一般的问题分析中,我们一般只看 packet 的 header 就够了,不需要看 application 层的 TCP payload,所以在抓包的时候我们会截断 TCP 的 payload,这样,在下载抓包文件和交流的时候,更方便一些,并不影响问题的分析。
请据此分析,造成小概率超时的问题在哪里。
如果没有头绪,请看下面的提示。
在找不到问题的时候,我们会对比正常情况下的表现,通过正常和异常的情况的不同来寻找线索。以下是原有环境的抓包文件,没有超时的请求。
对比两个抓包问题,情分析问题的根因。
==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 目录==
这篇文章是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系列文章中的一篇,这个系列正在连载中,我计划用这个系列的文章来分享一些网络抓包分析的实用技术。这些文章都是总结了我的工作经历中遇到的问题,经过精心构造和编写,每个文件附带抓包文件,通过实战来学习网路分析。
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,欢迎扫博客右侧二维码打赏支持,正是订阅者的支持,让我公开写这个系列成为可能,感谢!
没有链接的目录还没有写完,敬请期待……
- 序章
- 抓包技术以及技巧
- 理解网络的分层模型
- 数据是如何路由的
- 网络问题排查的思路和技巧
- 不可以用路由器?
- 网工闯了什么祸?
- 网络中的环路和防环技术
- 延迟增加了多少?
- TCP 延迟分析
- 压测的时候 QPS 为什么上不去?
- 压测的时候 QPS 为什么上不去?答案和解析
- 重新认识 TCP 的握手和挥手
- 重新认识 TCP 的握手和挥手:答案和解析
- TCP 下载速度为什么这么慢?
- TCP 长肥管道性能分析
- 请求为什么超时了?
- 请求为什么超时了?答案和解析
- 后记:学习网络的一点经验分享
与本博客的其他页面不同,本页面使用 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4.0 国际 协议。
感觉这是人生必然的一课啊!人生的意义大约就是一直在寻找意义这个过程吧,加油!
> 苦苦思索人生的意义,没有思考出什么结果。
我时不时的就会把《士兵突击》拿出来看一遍
直接语音输入比打字更快
语音输入嗓子会比较累,而且遇到出错、不流畅的情况,识别得不对,修改起来很麻烦。
我一直在使用五笔输入法,不光打得比全拼快,而且大部分时候都不需要选词,能省不少心力,甚至还可以在打字的时候闭眼让眼睛休息一会儿~
盼了好久终于更新了,虽然我是一个菜鸡
抓包里完全看不出来有超时呀。难道是没开gso然后处理不过来丢包了?